球盟会官网新闻中心News

文旅融球盟会官网,合打造支柱产业

2025-03-06 06:38:2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“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”。文旅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,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
  作为以煤立市的老工业基地,我市如何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?促进文旅深度融合,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,无疑是破题之举。

  文化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,有利于拉动内需、活跃市场。文化旅游业如何才能成为支柱产业?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。

  发展文旅产业,离不开文旅资源禀赋。我市地处山西“东大门”,是三晋大地“表里山河”的重要板块,“天下第九关”娘子关是山西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之一。太行文化、长城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工矿文化、科幻文化在我市交融交汇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。

  山西提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近年来,围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我市秉持“抓转型必须抓文旅”的理念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形成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的态势,蹄疾步稳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球盟会官网,。

  QMH球盟会app,

  提到支柱产业,不少人首先会想到煤炭业、制造业、新材料、房地产,或者光伏、生物医药等“高大上”产业,文旅产业何以能成为支柱产业?

  所谓支柱产业,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,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,并起到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集群。

  支柱产业有若干特点:具有大规模产出,即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大;具有较大发展潜力,即市场扩张能力强、需求弹性高、发展快,生产率持续、迅速增长;具有引领带动作用,即产业关联度高、长期预期效果好;具有就业吸纳作用,即带动大量就业增长等。

  文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,其关联度强、带动作用大,已成为涉及餐饮、娱乐、住宿、购物、交通、商贸等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。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,可以发挥出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的乘数效应,体现出作为幸福产业、民生产业的积极作用。

  正是看好了文化旅游业的良好前景,我市聚焦文旅高质量发展,提出构建“三足鼎立、多点支撑”旅游产业体系,做好“3+3+N”文章,叫响“一城阳光、泉漾太行”品牌。

  第一个“3”是指深度打造娘子关、藏山、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公园三大龙头景区。娘子关既是军事雄关,又是浪漫之关,“我来不为风光好,只欠娘子关上诗”是登临娘子关的独特情感体验;藏山既是忠义精神之源,又有太行崖壁之绝,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;狮脑山既是英雄之山、亮剑之山,又是壮美之山、绿色之山,可涵养凛然风骨、浩然正气。我市通过深挖文旅资源特质,优化业态布局,培育阳泉高能级旅游核心吸引物。

  第二个“3”是指彰显阳泉比较优势,深耕红色、工业、科幻资源。在红色资源方面球盟会官网,,多维度擦亮“创建第一城”名片,推出“十佳红色旅游线年国庆小长假期间,仅百团大战纪念馆(碑)一处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。在工业资源方面,致力打造可游、可赏、可品、可思的工业旅游地标,特别是“阳泉记忆·1947”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在科幻资源方面,举办两届“山西·阳泉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”,建成刘慈欣科幻文学馆,推进科幻、科普、科教融合赋能。

  “N”指的是突出古村落资源富集优势,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多点布局乡村旅游,打造“太行深处有人家”特色产品,让广大农民在“家门口”端上“旅游碗”、吃上“旅游饭”。

  QMH球盟会app,

 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,不仅要强调旅游的经济属性,也要强调其文化内涵;不仅需要有效的市场供给,也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。

  数字技术能够驱动优质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,催生出一系列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、以智能交互和沉浸体验为特征的新型业态,进而提升文旅产品的体验性、舒适性和便捷性。“云游阳泉”的各个数字化创新案例,就是我市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有益尝试。

  冠山驿站位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平定段支线新城—冠山景区和冠山环线的交汇处,北邻阳泉市区、东望平定县城、南接青银高速,枕冠山、傍广阳,风景优美、交通便利,是平定县率先规划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驿站。

  在这里,游客李凤利和朋友扫描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平定段专属的二维码,通过云上观景实时欣赏沿线风景,线下旅游和线上体验同步开展。李凤利说:“这样的旅游体验很独特。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,形式更多元,体验更丰富。”

  QMH球盟会app,

  只有转变观念、拓展思路,才能推动文旅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。我市主动适应文旅消费升级趋势,深化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,全力写好多元融合“阳泉答卷”。

  我市围绕“文旅+数智”,认真落实省委赋予我市数智新城建设任务,积极推进云展览、云阅读、云视听、云赏文物等智慧文旅建设。围绕“文旅+康养”,发挥盂县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带动优势,联动开展3处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,形成“康养社区+康养小镇+田园综合体”发展格局球盟会官网,。围绕“文旅+农业”,丰富农事体验产品,加大连翘茶、有机杂粮、富硒系列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。围绕“文旅+演艺”,推出大型人文体验剧《遇见娘子关》、山水实景剧《再回藏山》、沉浸式演出《人间烟火》等演艺产品。通过做好“文旅+”文章,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效应不断显现。

  作为幸福产业,旅游业是游客和居民愉悦体验和获得感的总和。千里迢迢奔赴美景,人是幸福的;去观看喜欢的演出,人是幸福的;去目的地品尝美食,人是幸福的;到果园采摘,人是幸福的……旅游,不仅是快乐出行,更是心灵上的享受。

  我市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主旨,实施“美宿阳泉”“好吃阳泉”“好礼阳泉”“悠游阳泉”“乐享阳泉”等品牌塑造工程,风格各异的云间别墅、太行村居、水上人家,色味俱佳的三八席、全鱼宴,匠心独运的刻花瓷、砂器、煤雕等,以及无人驾驶、智慧导览等数智化应用场景,丰富了游客体验。我市先后承办或举办文旅部对台文旅推广、全国旅行商代表游阳泉等活动,让省内外游客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阳泉、爱上阳泉。

  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。2024年,我市文旅部门全力把独特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、发展胜势。红岩岭风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、重点谋划推进20个文化和旅游项目、成功举办“一城阳光、泉漾太行”阳泉文旅推介活动……全市开放的2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均比上年增长15%以上。

  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。新时代新征程中,我市将认真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,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、良性互动,持续挖掘阳泉文化特质,激活自然人文资源,努力为市民、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文旅产品,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,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